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083墨舟东渡隐鸿志灼灼西望决鲲途 (第3/6页)
、不受他控制的外部联系渠道;更深一层,或许还能以此为诱饵,观察甚至引出那个神秘的“琢玉”之手。 “属下明白!”陈旻肃然应道,“建议函会突出抚恤与军务考量,措辞恳切,理由充分。军分会和宋军长那边,一定不会反对。” “他们不仅不会反对,还会承我这个人情。”吴道时冷哼一声,“宋哲元正需要这个儿子在身边,这是雪中送炭。去办吧,要快。” “是!”陈旻领命,正要转身退出。 “等等。”吴道时又叫住他,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冷澈,“南苑机场那边的眼线,提前布置好。宋华卓抵达之日,我要知道他每一天见了什么人,做了什么事,尤其是……是否与北平城内,某些人,有过接触。” “明白!属下会安排最可靠的人手,启用高级别的监视程序。” “处长,还有一件事” 陈旻上前一步,将文件夹双手呈上:“刚收到贝满女中方面转来的报备文件。该校国文教员沉墨舟,已正式获得教育部选派留学资格,将于秋季,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,入读东洋史学科深造。这是他的备案文书和相关手续副本。” “留学?”吴道时微微一怔,他想起赏梅那日,确实听到过这个消息。但此时此刻,他瞬间警觉起来。他接过文件夹,迅速翻开,目光如电般扫过那些官方文书。当看到“东京帝国大学”、“东洋史学科”以及“秋季”这些字眼时,他猛地站起身,双手撑在桌面上,身体前倾,目光如鹰隼般锐利,死死盯着那份辞呈,仿佛要从中烧灼出隐藏的真实意图。?? “陈旻,你告诉我,这世上真有如此巧合之事?一个我们刚刚确认拥有顶尖电讯天赋、其手法甚至能干扰我们专业设备的人,他申请留学的目的地,偏偏是——??东京帝国大学!??” 吴道时的声音陡然拔高,带着一种近乎冰冷的嘲讽和彻骨的寒意:??“那可是日本军部最重要的技术摇篮!其工学部,尤其是无线电通信和电子工程研究,背后直接关联着日本海军和陆军最核心的通讯技术研发!拥有全世界这个领域最前沿的实验室和专家!他沉墨舟不去那里‘顺理成章’地精进他的电讯本领,反而跑去文学部研究什么故纸堆里的‘东洋史’?!” “这根本说不通!”?? 他猛地一拳砸在桌上,震得茶杯乱响,“??这‘东洋史’的幌子,打得太过刻意,太过欲盖弥彰!??” “东京帝大?东洋史?”吴道时几乎是咬着牙重复这几个词,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荒谬感和一种本能的、高度警惕的审视,“一个在贝满教国文、展现出非凡电讯天赋的人,突然要去日本最高学府研究东洋史?” 这看似合理的学术晋升路径,在此刻的吴道时看来,处处透着诡异和不协调。 陈旻的脸色也同样凝重,补充道:“手续完全合规。据查,贝满的几位资深史学教授,包括一位曾在日本留学的老教授,都为他写了极具分量的推荐信,盛赞其在‘文史’领域的‘深厚造诣’与‘独到见解’,认为其转研东洋史是‘学术发展的自然延伸’,甚至称其能‘融汇古今,贯通中西’。” 陈旻的话语平稳,但字里行间也透着一丝荒诞感和深深的疑虑。 “学术发展的自然延伸?融汇古今?”吴道时猛地将文件夹合上,发出“啪”的一声脆响,眼中寒光乍现,“他在贝满显露的是电讯才能!就算有文史功底,何至于突然精深到能让东京帝大青眼有加、让国内名家不吝溢美之词的地步?!这简直是对我们情报人员逻辑判断力的公然嘲弄!” 所有的线索——沉墨舟那干净得过分的档案、无法溯源的无线电指法、应对干扰时展现出的超乎教员身份的专业素养、近期对吴灼若即若离的态度转变,以及此刻这突兀无比的“东洋史”留学计划——在这一刻被这个看似光明正大的理由彻底串联起来,在吴道时的脑海中疯狂碰撞、重组! 一个比“日本间谍”更让他感到脊背发凉的可能性浮出水面。 “他不是日本人派来的细作…” 吴道时缓缓抬起头,目光锐利如刀,仿佛要穿透眼前的迷雾,声音因极度的震惊和一种被更大阴谋笼罩的预感而微微压低,“他极有可能是… ‘那边’… 的人!”(“那边”是国民党对中共的常用讳称) “只有他们,才会如此舍得下本钱!才会如此处心积虑地长期布局!”他的语气斩钉截铁,带着一种洞悉阴谋的冰冷,“用一个电讯专家来伪装国文教员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