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20节  (第2/2页)
一碗燕窝粥上来。    大太监德庆接了,亲自服侍着皇帝慢慢用了,就柔声劝道:“陛下,您身体要紧,老奴看西宁侯不仅在战场上百战百胜,在朝堂上也十分稳重干练,必能替陛下好好分忧的。”    贞和帝笑了笑,正准备说句什么,外面的小太监又进到了殿中来,禀告道:“陛下,淑妃娘娘过来了,正在殿外请见陛下。”    贞和帝的神色更柔和了些,道:“宣她进来吧。”    小太监退了下去,不一会儿,一浅紫色宫装丽人便入到了殿中来。    只见这丽人云鬓凤钗,椭圆脸,眉目清雅动人,是十分温柔和善的面相,还带着一股子书卷气,观之十分可亲可信。    这位便是在宫中数十年盛宠不衰的温淑妃温兰茜。    “阿兰,你来的正好,朕正好有事要和你商议。”    贞和帝用了燕窝粥,精神好了许多,见到温淑妃就招呼她到自己身边,由她扶着两人一起到了一旁的软塌上坐下。    温淑妃笑道:“陛下有何事要吩咐臣妾,臣妾自当听从。”    她很了解贞和帝,用了“商议”一词,必然是有事吩咐她的。    贞和帝拍了拍她的手,道:“是朕想做个媒人。”    温淑妃挑眉,就听到贞和帝继续道,“你可能已经知道了,朕刚刚见了西宁侯,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国之良材。他尚未婚配,朕便想起了你娘家,温阁老的长孙女在京中素有贤名,倒是堪为良配。”    “因着那是你娘家侄女,朕便想在赐婚之前听听你的意见,回头你也召你祖母和大嫂入宫,跟她们递个口风,问问她们温大姑娘是否已经许了人家。”    温淑妃听到皇帝前头说想要做个媒人时本还是温柔的笑着,可听到后面,那笑容却变成了怔愣。    但怔愣之后,却又是一阵难以掩饰的激动和感动。    近年来太后娘娘和朝中大臣一直促请皇帝定下储君,道是“储君之位,乃是国之根本,为社稷稳定,请陛下早立东宫”,但皇帝却迟迟不肯。    在温淑妃看来,那是因为皇帝属意的是自己的儿子允炜。    奈何宫中有岑太后,外面朝堂有那些勋贵武将世家,就算皇帝素有威严,也有文官支持,但也还不足以对抗整个勋贵和武将世家。    是以皇帝一直都在慢慢熬,熬着削弱岑家的势力,分化勋贵世家的结盟,也熬着等岑太后先去。    而现如今岑太后大病,皇帝竟然就要将自己的侄女赐婚给手握军中大权,短短三年就在西北军中已有“战神”之称,很可能很快就要执掌兵部的朝中新贵顾云暄,那其意简直是不言而喻!    儿子缺的就是勋贵世家和武将的支持啊!    温淑妃激动的眼睛泛出水光,嘴唇张了张,激动又感激地喃喃道:“陛下,您说的可是刚刚在西北大败西域军,已有‘战神之称’,立功归来,新封侯爵位的顾将军?”    贞和帝看到自己的爱妃如此激动,自是看出她是误会了。    他心中微有愧疚,但还是笑着点了点头,道:“正是。不过朕还有一事想要跟你说。”    “那就是西宁侯早在五年多前已经娶了一位妻子,并且还诞下了一子,如今已是四岁。”    温淑妃点头,道:“臣妾也听人说过此事。不过听说两人已经和离?”    她之所以知道此事,还是她母亲入宫来跟她说的。    这位顾将军是朝中新贵,他们温家还的确有意跟他结亲......    不过想要嫁的却不是大房的嫡长女温雅恵,而是二房的嫡次女温雅涵。    因为娘家一直都想把雅恵嫁给她儿子的。    不过相较儿子的皇位,这些也都不重要了。    “的确如此。”    贞和帝点头道,“不过西宁侯和他的原配阮氏和离一事其实是有些缘由的,都是为了西宁侯之故,且两人又已育有一子,所以依朕之意,就赐温大姑娘为西宁侯的正妻,同时亦会册封阮氏为正五品的侧室夫人以作安抚,你看如何?”    温淑妃一下子张大了嘴巴,惊愕不已。    这,这也太委屈侄女了,而且若有人故意造谣中伤,说温家强夺人夫婿,名声也不好听......外人可不管那阮氏是不是已经和西宁侯和离了,只知道她是原配正妻降为侧室夫人了。    若真和离了,为何还要特地册封个有品级的侧室夫人?    不就是补偿吗?    文臣最重的就是名声了。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过渡章,木有女主偶也很着急,下章启开修罗场一号场模式~~~    明天早上9:00还有一更~    第18章 无猜时    温淑妃一时不能言。    她知道她娘家是花费了很大的心思教养雅恵的。    因为他们希望把雅恵嫁给自己的儿子,是以未来皇后的标准教养她的。    让她嫁给曾经和离,还有一个嫡长子的西宁侯已经很是委屈。    
    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