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51节  (第1/2页)
    当下没法解决的事情,除了交给时间,便只能交给命运了。    她们能做的只有一件,努力地将事情的发展方向扭正到她们想要的地方。    躺下了之后,徐昭星想了想,还是道:“我猜,或许那姜高良很快也会离开长安。”    “那他会去哪儿?”    “回家。”    蒋瑶笙便又不吭气了,他回了家,她去了洛阳,此生估计难有再见的时候了。    几乎是与此同时,十余匹快马出了长安。    等那沉重的城门“咣”的一声合上,马儿便嘶鸣着向前飞奔着。    一个白衣的少年追着一个玄衣的男人,道:“爹,咱们还会回来吗?”    “会。”玄衣的男人斩钉截铁地道。    只是谁也不知,他们会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再回到这个地方。    或者是率兵十万,或者是押解回京,也说不定呢!    马蹄的声音并没有飘出去很远,“踏踏踏”,时候就快到了。    ——    白日里累,只有一个好处,那便是夜间睡的香。失眠那个病,自从出了长安,便不药而愈了。    临出发之前,徐昭星在屋里看了她带来的地图。    那地图应当是蒋福手绘的,虽比不上后世的精准,但好歹能够看的懂。    按照地图所标,她们已经走了一多半。    争取今日多走个十来里路,看能不能在日落前赶到峡州。    徐昭星小心翼翼地将地图收在了包袱里,如是想。    和前几日一样,她上半日仍旧会骑马。    马上就是四月了,天气一日比一日暖和,官道两旁的风景也一日比一日好。    或许当真是为了看风景,蒋瑶笙也不肯再坐马车,非要骑马。    蒋陆便将多出来的那匹小白马给了她。    说的是小白马,体型的大小和成年马无异。    蒋瑶笙的骑马技术并不好,尤其是控马技术很糟糕,可不练,永远都不会好。    再说了,还有马车带着家当,这一路行的相当的慢,比步行就没快多少。    雪刹扶着蒋瑶笙上了马,紧张地叮嘱了又叮嘱,“公子,慢着些。”    再慢,日落前就别想到峡州了。    徐昭星控着马到了她的跟前儿,叮嘱了一句其他的:“上半身挺直,两腿夹紧了马肚子,别慌。”    蒋瑶笙点了点头,谁知道马才一走,她便身子往后一仰。    “别慌。”    “好好……啊!”    这对白,一上午重复了无数次。    走了约有二十里,蒋瑶笙也可以像她娘那样控马自如了,高兴的连腿根儿疼也不在乎了。    午时的太阳,照的人昏昏欲睡。    路过了一小块开满了梨花的梨树林,徐昭星叫了声:“休息。”    众人不再赶路,将马纷纷栓到了梨树边。    不用人吩咐,慧润几个就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干粮和一些熟制的风干肉,分给了众人。    这个“众人”,自然也包含陈马那十七人。    装风干肉的包袱基本见了底,慧润将空包袱抖给了徐昭星看。    谁能知道凭空多出了十七人,又全是男人,一个一个就好似跟肉有仇,吃的那叫一个多。    将她们准备的一月都够吃的风干肉,不到七天便吃光。    这也是徐昭星为什么想在峡州休整的原因了,休息其实是次要的,主要还是补给。    大家都抓紧了时间休息,陈马带来的十七人,有意无意地将徐昭星几个围在了内里。    凭心而论,单凭这一防御的阵型,也不能断了那些人的肉。    徐昭星靠在一棵歪脖子梨树边,蒋瑶笙就在离她不远的地方,捡着地上的梨花。    一阵风吹来,送来了远处的马蹄声音。    陈马手按在腰间,明显的戒备动作。    蒋瑶笙下意识盯着马蹄声传来的方向,片刻间,一身白衣的少年映入了眼帘。    蒋瑶笙惊讶,手里的梨花随风飘落了。    待徐昭星看见了那少年的模样,又见他跳下了马,缓缓向这厢走来了,她闭上了眼睛,只当没有看见蒋瑶笙的痴傻模样。    这是人生难得几回痴啊!
		
		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