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62节  (第2/2页)
还是会试,只要稍微有点瓜葛的衙门官差,都会找由头,上门来讨赏钱。    当然了,如果是穷鬼中了举,又另当别论了。恐怕,没几个官差,肯白跑一趟的去吃西北风吧?    问题是,隆科多那可是脑门子上写了贪字的脏官,谁不知道他兜里有的是银子?    刘嬷嬷上次考虑不周,丢了面子,这次自然是卯足了劲儿的办差。    五十大箩筐的铜钱,摆满了前院大门后的墙下。反正吧,洒完一筐,再来一筐。    李四儿有的是钱,只管可劲的造吧。    隆科多今天特意穿了一身喜庆的绣鱼出水的长马褂,寓意很明显,鱼跃龙门也!    李四儿则是一身大红的月华裙,端坐在正院的上房里。    有清一朝,只有正室嫡妻才有资格穿大红的衣裙。妾室,哪怕是尊贵无比的圣母皇太后,顶多只能是个粉红色罢了。    例如,慈禧太后。别看她是同治帝的亲妈,光绪帝的养母兼亲姨母,掌权长达四十八年之久,她在宫里就从没穿过一件大红色的衣裙。    但是,隆科多就坐在李四儿的边上,对于刺眼的一片大红,完全视若无睹。    这简直是把传统的封建礼法,整个的都践踏在了脚底下。    “怎么还不来呀?”    “红梅,什么时辰了?”    “回太太,辰时二刻。”    “唉,都辰时了,怎么还没来人报信?”    面对唠叨不休的李四儿,隆科多明知道,贡院那边辰时六刻才可能出结果,却也没胆子挑明了说。    李四儿被惹恼了的时候,那是泼辣异常,她真敢拿起鸡毛掸子,劈头盖脸的狠抽隆科多。    就在李四儿长吁短叹的时候,大门外忽然传来嘈杂且鼎沸的人声。    这时,一骑快马飞驰而来,“当……”响亮的铜锣声,彻底打破了隆府的宁静。    “捷报,捷报,贵府佟佳老爷,讳玉柱,高中顺天府乙酉科乡试第一名解元公,桂榜摘元,金榜连登魁首。”    “捷报,捷报,贵府佟佳老爷,讳玉柱,高中顺天府乙酉科乡试第一名解元公,桂榜摘元,金榜连登魁首。”    一直守在大门外刘武,吸取了上次被胡彪占了便宜的教训,他刚听清楚第一名解元公这几个字,马上转过身子,撒开脚丫子,疯狂的往里头跑。    上次,胡彪吞了一百多两银子的重赏,太招人眼红了。    这一次,刘武绝不打算落于人后。    (ps:解元落袋,月票呢?)    第97章 解元公    谁料,二门口,居然堵了两排十余名粗使婆子,彻底的挡住了刘武的去路。    一直守在门口的刘嬷嬷,看着气喘吁吁的刘武,不由微微一笑,问他:“咱们二爷中了?”    “中了,中了,咱们二爷……高中乡试第一名解元公。”刘武喘着粗气答道。    “很好。”刘嬷嬷扭头吩咐粗使婆子们,“除了报喜的官差之外,谁敢擅放外男进内院,一律杖毙。”    “是。”粗使婆子们乖乖的听了话。    这刘嬷嬷有本事含笑杀人,谁敢不老实听话,准没好下场。    刘武当场傻了眼,只得眼巴巴的看着刘嬷嬷,缓步朝着正院上房那边行去。    太欺负人了!    姓刘的老虔婆,你祖宗大爷的!    刘武气得肺炸,他好不容易逮住了捞重赏的机会,却叫刘嬷嬷中途截了胡。    没办法,县官都不如现管呢。    更何况,刘嬷嬷耍无赖的手段很卑鄙,借口却完全占着理儿,谁都不敢反驳。    内院不许外男擅入,这可是礼法规矩,懂么?    快到正院门口时,刘嬷嬷故意装作跑得很急的样子,一头扎进了院子里。    “老爷,太太,中了……老爷,太太……中了……二爷他中了……”刘嬷嬷一边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,一边小跑着闯进了正房,上气不接下气的说,“恭喜太太,贺喜太太,您成了乡试第一名解元公的额涅。”    “啊……”李四儿大张着樱桃小嘴儿,整个人如同瞬间冰冻住了一般,立时僵住了。    一旁的红梅,看刘嬷嬷演得很逼真的样子,她不由暗自冷笑。    别人不清楚内情,她红梅还能不知道?    门房上,多的是健壮如牛的小厮,怎么可能轮到已经五十多岁的刘嬷嬷,第一个来报喜信儿?    其中若是没有猫腻,打死红梅都不信!    但是,刘嬷嬷的厉害,红梅也是知道的。    看破不说破,欺上不瞒下,也就是了!    如果是一般的大豪门,刘嬷嬷进门只向李四儿报喜,那绝对是犯了大忌的蠢行。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