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152节  (第2/2页)
 ~~.~~.~~.~~    只有数月后,当某个特别细心的宫廷官吏在复查皇宫人员的增减记录时,产生了一丝疑虑:有名号的后宫女子辞世,应依其生前的地位高低葬入特定的皇家集体墓地,同时,还要按礼制附一场和其身份相配的葬仪。    怎么这个梁氏什么都没有,就草草埋在上林苑野外了?    不过,    再有疑惑也只是在心头转了转念头。    毕竟事不干己,没人会为一个毫不相干的人浪费口舌、精神。    ~~.~~.~~.~~    ~~.~~.~~.~~    上巳节过后不到三十天,    曾经的梁良人的娘家,出事了。    有人匿名告发梁氏的家主梁贾——也就是梁良人的兄长——在以前的经商过程中行贿官吏,偷税漏税。    京都长安的官署迅速介入,从举报到立案再到结案,七天了断:    梁贾罪行确凿,与其长子一起秋后问斩。    梁氏所有资产全部没公。    剩下的妻妾幼子还有旁系庶支,尽数流放代郡,即日启程。    眼见哭哭啼啼蹒跚而过的老弱妇孺,旁观者在唏嘘梁氏家族崛起之轻易、没落之迅猛。很多人还记得梁氏家族是怎样从初来乍到到迅速发迹的;尤其是当梁后宫生下皇子公主之时,梁家变得何等热闹煊赫,兴高采烈,到处的张灯结彩,大排盛宴。    ——没想到啊,只区区两个月不到,就家破人散了。    可是,长安城太大了;    每天都有无数起起落落的剧本在城市各个角落发生,落幕。    于是极自然的,姓梁人家的故事很快就在人们的语言和记忆中越来越暗淡,越来越单薄……    终于有一天,    好似京城道路两旁榆树绿叶上的一点朝露;    在初起的阳光中消散、蒸发……最后变得无影无踪——仿佛,从来不曾存在过。    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癸巳年九月二十七日,上海苏世居(2013年10月31日,星期四,多云)    ☆、第135章 番外黄粱一梦上    黄粱一梦    纪梁女    记得小时候,我是非常非常快乐的。    那时候,    我有父亲,有母亲,兄长,    我有和睦的亲情,富足的家境;我的生活中没有匮乏,没有哀伤,只有很多很多快乐。    曾经以为,这样的快乐会一直一直继续下去。    然后,    等我长大了,    就会和住在隔壁的堂姐姐那样,于花信之年、带着充足的嫁妆被同胞兄长扶上牛车,由经父母精心挑选的新郎迎往新的家庭——在那里,我将生儿育女,我将伺奉公婆,我将与自己的夫婿白头偕老,在安宁中度过一生。    对女人来说,这难道不是理想的人生吗?    可怜,童年的我并不懂——世事,无常!    ★☆★☆★☆★☆ ★☆★☆★☆★☆ ★☆★☆★☆★☆ ★☆★☆★☆★☆    有一天,母亲生病了。    药石无效!    没多久,备受病痛折磨的母亲就撒手人寰;留下正值少年的兄长,和还是个孩子的我。    听村里的老人们说:“男儿有再娶之义。”    所以,对生活中出现一个继母,阿兄与我都是有心理准备的。    但是,    然而,    老人们却忘记预先提点我们另一句更现实更重要的古话——有了后娘,就有了后爹!    ★☆★☆★☆★☆ ★☆★☆★☆★☆ ★☆★☆★☆★☆ ★☆★☆★☆★☆    新人,美如玉。    可令人遗憾的是,美貌与善良往往是不共存。    短暂的相处后,阿兄和我很快领会到了没娘孩子的苦楚和悲哀。    当面对继母吹毛求疵的挑剔和责骂时,    当阿兄遭受莫名其妙的诬陷和冤枉时,    当发现亲生父亲非但不保护我们、反而为了怀孕的新妇对我们横加指责时,我从兄长的脸上看到了绝望!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